上海别墅区VR实景漫游拍摄采集案例分享
注:通过本文的记录,可以给需要VR全景园区拍摄的朋友提前熟悉流程,增加对全景拍摄流程的了解。
1.本次拍摄使用 3D空间扫描仪 — Q3+搭载佳能6D2(8-15镜头)和索尼A7R3(佳能8-15镜头)拍摄,外加大疆御2无人机航拍(因为在禁飞区,客户协调了附近公务无人机进行飞行)
1.1通过3D空间扫描仪扫出的效果,用户可以有更好的步进式体验;
1.2索尼A7R3拍摄的地面全景,分辨率一般为16000*8000,画质高清,色彩丰富还原现场。
2.拍摄工作于11月30日开始至12月4日结束计时5个工作日。一组负责室内拍摄,一组人员负责室外拍摄。
3.以720云为基础搭建园区框架,再将处理好的模型以热点的形式加入其中进行展示。
初步沟通商务,沟通完成以后,进行现场实际堪景。(对于大型项目,实地提前查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双方对于表现效果,表现方式可以有一个提前的确认。)
在提前访问过程中,可以用手机进行一些照片拍摄,或可以采用onex2全景相机进行拍摄确认,因为本次是样板间,之前没有平面图,所以现场绘制了一些。
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屋内结构,以及记录拍摄要求和拍摄难点位置等等
例:1.记录拍摄位置以及走向需要
2.记录细节要求(这类型推拉移门衣柜需打开展示其内部构造)
3.记录拍摄难点(别墅部分的拍摄对光线要求较高,所有的百叶窗需要进行同一调整,为了节约时间,小组一人先进行拍摄,另一人去整理其余房型例如调节百叶窗)
(这类型房门较为狭窄,需要考虑如何摆放机位)
4.开始拍摄(室外环境漫游与3D空间扫描同时进行)
5.全部拍摄任务完成后进入后期工作
本次拍摄共建立3D模型10个(采集点位计610个)、园区室外环境展示点位33个(1张航拍、32张地面)
后期工作包括:
1.模型采集点图片的后期处理;
2.模型的修正以及其中内容的完善;
3.模型户型图的绘制以及点位和热点的处理;
4.室外环境展示点位的后期处理以及框架的搭建;
5.修改并完善搭建的框架与模型和框架之间的融合;
6.将成品链接与客户方要求的各类平台进行对接搭建。
1.11月30日,客户带领熟悉工作环境确认拍摄位置以及记录注意事项和工作细节处理,整理大致工作流程,开始拍摄。当日B型别墅拍摄完成;
2.12月1日,已经完全熟悉工作环境,加快拍摄进度,当日室外环境漫游图片和航拍拍摄完毕,A型别墅拍摄完成,C型别墅拍摄一半进度;
3.12月2日,C型别墅拍摄完成、101室拍摄完成;
4.12月3日公寓302室、303室、304室、305室拍摄完成,一楼游泳池拍摄完成;
5.12月4日一楼、二楼拍摄完成,检查遗漏问题进行补拍,所有拍摄工作全部完成;
6.拍摄完成后两天内搭建出基础框架交由客户方提出框架的修改建议;
7.本周内完成模型采集点图片以及室外漫游图片的后期处理;
8.次周完成模型的修正及其他模型相关的各类内容(如户型图);
9.次周末前将模型与之前搭建好的框架进行融合,复查后交由客户审查;
10.客户审查无误后进行与其他平台间的对接,如小程序等。
1.预定时间不足,与客户协商延长工作时间;
2. 室外拍摄时地面落叶较多以及园内杂物、车辆阻碍等问题,后与园内工作人员协商解决。
3.C户型车库杂物较多无法搬离,尝试与其余户型结合使用,但由于空间之间相似度太低而失败,最后与客户协商后期以热点插入的方式加入其他户型车库;
4.公寓游泳池室内较大,朝阳面为通透玻璃窗,一是拍摄周期较长光线变化很是明显影响最后成像;二是拍摄扫面仪为红外线工作,光线较强时无法工作会导致工作周期延长,最后与客户协商放弃白天拍摄改为夜晚拍摄;
5.图片后期时因数量较多且需要分类处理,在图片后期时花费时间较多。
5.1电脑端展示:
5.2在小程序上进行展示